close
〔自由時報記者陳炳宏/綜合報導〕多年來,蘋果的產品一直引導潮流,執行長賈伯斯的獨到眼光與堅持,加上首席設計師強納生.伊文帶領的設計團隊精湛演出,讓每一次新品發表都主導科技風潮,其他人只能跟隨,最後還是四不像。
目前擔任蘋果設計副總強納生.伊文帶領的蘋果設計團隊,絕對是蘋果產品旋風的幕後大功臣;1998年他設計的彩色透明iMac,讓蘋果公司由虧轉盈,1999年設計出的透明水母喇叭iSub,令音響迷直納悶,為何會發出那麼清脆動人的聲音?2000年推出Cube G4,第一次讓人願意把電腦主機擺在高級辦公桌上,且無風扇設計,幾乎無聲;2002年的iMac,簡直是一座桌上的高級檯燈。
蘋果經銷商陳達得表示,12年前iMac上市時,規格沒有比同時期電腦強,但是時髦的外型設計,卻贏得消費者認同,據稱當時蘋果在外殼設計投下600萬設計費,比傳統PC至少多一倍以上。
其實蘋果的產品設計,不僅注重簡潔時尚,更重要的是逐一針對消費者的需求做關鍵性調整。
維修筆記型電腦多年的汪殿梁表示,散熱不易、溫度過高,一直是筆記型電腦致命傷,許多筆電都解決不了溫度過高的問題,機殼與零組件因此快速劣化,很快就壽終正寢;蘋果MacBook Pro系列率先改用鋁材,就是很聰明的散熱選擇。
鋁材處理需要精密CNC技術,才不會產生過多鋁廢料,但高成本卻不是一般OEM廠敢做的,也因此確立蘋果鶴立雞群的特殊性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