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〔自由時報記者謝武雄/桃園報導〕石門水庫水位直直落,桃園縣政府成立抗旱小組因應,也積極整理縣內可用水資源,除了管制縣內各式水車載水外,另縣內一千二百六十八口水井、三口戰備井在必要時也會啟動作為抗旱用途。
桃園縣缺水的問題,昨天在縣議會也成為關注話題,縣議員李家興關注石門水庫水位,也特別關心桃園縣現有的抗旱能量,縣長吳志揚也提到,由於缺水情況持續惡化,已經開始整合所有戰備井、水井、大賣場瓶裝水等相關資訊,以備不時之需。
吳志揚說,縣府上週召集抗旱會議,統計抗旱能量,其中水車有一百五十四台,供水量為六百一十噸,大賣場庫存的飲用水約有二千五百箱,合法開發的水井一千二百六十八口,每日供水量為六十五萬噸,此外,還有三口戰備井,每口井的日供水量約為一百四十七萬噸。
其中,三口戰備井位於八德市興隆街活動中心、中壢公九公園、龍潭富林村村民集會所,當初以三百萬元開鑿三口深達一百廿米以上的戰備水井,環保局每季都會進行水質檢測,至今水質都符合標準,戰備井都由各公所保管維護,萬一真的缺水,只要各公所認為有需要,就可以啟用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