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(綜合報道)
(星島日報報道)香港大學三年前開始為家庭中首名入大學、並符合家庭入息限制的學生,提供最少一萬元助學金,計畫推行至今,已約有七百五十名首代大學生獲資助最少一萬元,參與實地考察、工作實習等活動。學生事務長周偉立透露,校方將考慮增加資助額,並調高申請學生家庭的入息上限,讓更多學生受惠。
港大昨日舉行「第一代大學生助學金」頒獎典禮,計畫供父母、兄姐均沒有接受大學教育,家庭每月入息少於一萬二千元的首代大學生,申請最少一萬元的資助,以參加實地考察、社會服務、海外學術交流等「體驗式學習」。合資格的學生申請資助時須遞交活動建議書,建議可使用助學金的活動,並交大學審核。
周偉立笑言,合資格的學生申請助學金,基本上百分百成功;校方希望更多學生受惠,考慮增加資助額,並調高申請學生家庭的入息上限。「部分有需要的學生,例如曾有學生想往南極考察,我們亦酌情資助最多三萬元。現時助學金主要靠有心的校友捐款維持,我們亦希望日後能提供更多資助。」
○八年獲資助一萬元、供大學三年使用的郭寶儀及張毅恆分別表示,以助學金參加了海外交流及社會服務等活動。就讀社工系三年級的寶儀表示,中學時曾希望參與交流活動,但家中三姊妹均須用錢,因而被逼放棄。獲資助後她有機會到芬蘭、北京、柬埔寨等地交流學習,自言擴闊了眼界。土木工程系三年級的張毅恆則以資金支付往南韓高麗大學、清華大學、四川、台灣作交流及社會服務,他認為計畫採取實報實銷制度,可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如何使用助學金,並確保金錢用得其所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