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Check Point 1 細菌學檢驗所
本地首間控疫中心 解剖過街老鼠
1894年鼠疫爆發,為了控制及監察疫情,港督卜力(Henry Arthur Blake,任期為1898至1903年)要求英國政府派細菌學專家來港協助研究疫情,「但香港那時沒有實驗室,派他來也沒有用,所以政府便興建了細菌學檢驗所」,何屈志淑說。細菌學檢驗所是香港首間專為醫療及公共衛生而設的實驗室,用以協助預防和控制社區疫情,昔日在街上捉到的老鼠會拿來此處解剖,以確定老鼠有否受感染。第二次大戰後,因服務範圍拓展,細菌學檢驗所演變為「病理檢驗所」,運作至1973年。1996年正式成為醫學博物館,全面介紹香港醫學發展歷史,館內擺放了多件有關醫學歷史展品,二樓展覽廳模擬了當年擔任政府細菌學家助手、香港華人西醫書院學生解剖老鼠的情况。
地址﹕香港半山區堅巷2號
Check Point 2 消毒所及救護車站
簡陋手推車接送病人
在香港醫學博物館旁的堅巷花園,昔日是消毒所,負責消毒病人衣服及醫院床單,這裏亦同時成為救護車站。我們站在昔日的消毒所舊址,眼前的花園沒留下半點歷史痕迹,何屈志淑描述當年的情况:「哪間屋有人患了鼠疫就用救護車接他們到附近醫院,那時的救護車都是簡陋的手推車,直至1919年才有第一輛電動救護車出現,但消毒所人員不懂駕駛,救護車只好停在消防局,讓消防人員駕駛。」
地址﹕堅巷花園
Check Point 3 鼠疫重災區
人畜共處一室 衛生惡劣
現在的卜公花園,有人在踢球,有人在散步,氣氛悠閒,然而在百多年前,這一帶是鼠疫的重災區,衛生環境惡劣,老鼠橫行,第一個鼠疫個案就在此處出現,很多居民因鼠疫而死,何屈志淑表示:「1894年鼠疫爆發後,政府收購這區樓房,並夷為平地,當時港督卜力特意在此設立花園,以杜絕疫症蔓延,現在我們才有一個大空地。」鼠疫肆虐香港近30年,卜公花園門口設有紀念牌匾。
地址﹕普慶坊與居賢坊交界
Check Point 4 廣福義祠
贈醫施藥 曾是「人間地獄」
看似一間尋常廟宇,歷史背景卻一點不簡單,建於1856年的廣福義祠,跟香港醫療發展有深厚淵源。英軍在1841年登陸香港後,在中環金鐘一帶大興土木,加上當時內地內亂頻生,大量內地人選擇離鄉別井來港打工,廣福義祠的成立,便是為客死異鄉的華人設置神主牌,待他們親友來港後可送返家鄉安置。當年香港沒有為華人而設的醫院,亦沒有公眾殮房,廣福義祠後來設有診所,為貧苦大眾贈醫施藥。來義祠的人愈來愈多,人手不足,有些人身故後沒人即時處理,有些病危者擠在義祠內等死,祠內衛生環境惡劣,臭氣熏天,污穢物隨處可見,事件曝光後,記者以「人間地獄」來形容義祠。鑑於當年華人對西醫不信任,港督麥當奴(Richard Graves
Macdonnell )便答應華人批地興建中醫院,除有政府資助外,華人團體亦發起募捐,為華人服務的東華醫院終在1872年落成。
地址﹕上環太平山街40號
Check Point 5 東華醫院
首間華人中醫院 百煲煎藥
東華醫院是香港第一所為華人而設、由華人管理的醫院,取名「東華醫院」,是取「廣東華人醫院」的意思,開幕典禮由港督麥當奴主持,可見醫院當年受殖民政府的高度重視。
站在東華醫院門口,何屈志淑娓娓道來當中的故事,「即使香港已有醫院,但昔日華人不接受西醫,所以政府批地興建中醫院,有中醫師駐場。中醫無醫院概念,病人把脈執藥後便回家,但當年能成立一所中醫院,或多或少與香港的歷史背景有關,也是香港特別之處。最初東華醫院只提供中醫服務,廚房內有100個藥煲煲中藥」。東華醫院服務包括贈醫施藥,施棺贈殮,安置無家可歸者,開辦義學等,據香港醫學博物館資料顯示,1889年東華醫院的門診人數為144,481人,可見十分受華人歡迎,直至1894年鼠疫爆發,這所華人醫院才加入西方醫療服務元素。
地址﹕上環普仁街12 號
Check Point 6 護士宿舍及精神病院
「高街鬼屋」為歐籍護士而建
前身是高街精神病院的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很多人也不會陌生,有高街鬼屋之稱的建築物始建於1891年,當年是為歐籍護士提供宿舍而興建,後來才成為一所精神病院,何屈志淑表示:「當年只有6名歐籍護士在此居住,裏頭有10間護士卧室、5個客廳、工人房、護士長辦公屋等,前面有一個花園,他們每天就穿過花園往國家醫院(現址為贊育醫院)上班。」直至二次大戰後宿舍改用作精神病院,現在成了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。
地址﹕西營盤高街2號
Check Point 7 西約華人公立醫局
華醫駐診 推動西醫普及
20世紀初,華人領袖了解到很多傳染病或疾病只有西醫才能醫治,西約華人公立醫局便是鼓吹華人接受西醫而設立,他們聘請香港華人西醫書院的畢業生做醫生,華人用西方醫術治療華人,慢慢建立華人對西醫的信心。「建築物建於1909年,樓高兩層,下層是華人公立醫局,替人看病,上層是方便醫所,診斷為鼠疫或其他傳染病的病人住在上層,因為有醫護人員照顧,很多人臨終都會在這裏度過。」何屈志淑說。建築物現為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。
地址﹕西營盤西邊街 36A 後座
Check Point 8 贊育醫院
培育華人助產士
前西約華人公立醫局及方便醫所口碑載道,華人對西醫信心漸增,香港首間華人產科醫院——贊育醫院便於1922年落成。贊育醫院培育華人助產士,為他們提供西醫接生訓練,並為市民提供婦產科醫療服務。1955年,贊育醫院遷往西營盤醫院道,1973年,舊址正式易名為西區社區中心。
地址﹕香港西營盤西邊街36A
- Mar 05 Sat 2011 22:18
醫學史蹟徑步步故事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