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〔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/花蓮報導〕以往水牛肉質被嫌過硬,不易為消費者接受的缺點,經過花蓮種畜繁殖場不斷研究「肥育技術」後,已成功克服這項問題,花蓮地區所產的水牛肉,具有和黃牛一樣的口感,特殊的風味也成為花蓮的特色餐。

農委會花蓮種畜繁殖場長林正鏞說,肥育技術主要是改良以往水牛只吃草的飼養方式,改餵食以稻米副產物粗糠、米糠等製成的「粒狀飼料」,較進口飼料相較,每頭牛可減少一半的飼料支出,大幅降低飼養成本也增加花蓮地區牛羊等畜產品的競爭力。

可做粒狀飼料的原料很多,包括羽毛粉、豆腐渣、毛豆莢、米副產物、各類酒粕以及穀物搾油後的粕類等等,均可利用,特別是牛、羊等反芻動物,因具瘤胃,能有效將含纖維量較高的農副產物,轉換為乳、肉生產,肉質因此更為軟嫩、可口,也更受消費者的喜愛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科技男 的頭像
科技男

科技男

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