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【明報專訊】年逾古稀可遨遊世界享受人生,已教人羨慕不已,今年77歲的「腎科教父」余宇康,不但經常出門,到海外拍攝他喜歡的梅花與桃花,更n次到保時捷總部試車,飈至時速200公里亦屬等閒。動靜皆能隨心所欲的晚年生活,必不可少的是健康的身體,余宇康笑說﹕「秘訣是運動,最緊要運動。」雖然這點他大約十年前即60多歲時才體會到,但堅持了十年的運動習慣,仍是帶給他不少好處。

60年代引入洗腎

余宇康是香港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名譽教授、腎病科專科醫生,1960年代為本港引入洗腎治療。他1958年在港大醫學院畢業,與「基因診斷之父」簡悅威、港大醫學院前院長馬鍾可璣、養和醫院前副院長鄺國熙、該院兒科部主管曹延洲都是同學。去年他剛獲港大頒授名譽社會科學博士學位。

他愛攝影,使用的仍是傳統菲林,對象是花與樹。「大自然真的很美,令人好舒服。第一、空氣又好;第二、人又得以放鬆,專心研究花,看著花,什麼都不用理會。」那得要離開香港才行,否則便會經常接到醫院或診所的call,一刻不得閒。

南京的梅花、無錫的桃花與日本長野縣上高地的楓葉,都是余宇康鍾愛的拍攝對象,尤其是梅花和桃花,原因不獨一個靚字,還因為﹕「人就唔好影囉……影得唔好畀人鬧!」被譽為「腎科教父」的他其實很幽默的。

攝影練耐性心平和

攝影雖說是數十分之一秒的光影紀錄,但在按下快門一刻前,卻要長達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極大耐性。「看著一棵梅花,可以『捕』它一句鐘……看哪個角度對,看哪種光線對,要看很多角度,直至找到自己認為最適合的來拍。」他說,攝影可以鍛煉耐性,而耐性則對身體健康有益。「人不會暴躁,對心肺健康幫助很大,尤其心臟,心靜了,脈搏血壓都會好調和,好正常。」

除了要「心靜」的攝影,余宇康還愛刺激的飈車。香港道路無法讓他盡情發揮,他便到外國去。去年10月,為了換車,他第n次到德國斯圖加特(Stuttgart)的保時捷總部試車兼取車。「由Stuttgart駛往(法國的)巴黎,5小時。」事關他以時速200公里的速度前進。七八年前,他最高時速曾達250公里的!

去年底這趟行程,他與一名世侄同行,二人輪流駕駛。記者沒有駕車經驗,不明白飈車的感覺是怎樣的。「行到咁上下要去休息站休息,因為揸到隻手痹——個方向盤揸到實嘛,你架車開到咁快!」余宇康愈說愈雀躍,直言「好開心,好緊張,好刺激——好刺激」!說時差不多從椅子上跳起來。

一動一靜,余宇康的愛好相當「平衡」。他獵影的花與樹都在海外,光是為了攝影,一年出門便有三四趟,再加上每隔三數年到德國試車,體力少一點也不行,這點他大約在10年前即60多歲時終於體會到,過程也有點戲劇性。

「我們跟黃貴權醫生一同去九寨溝拍照,同行者還有浸會醫院的陸醫生,他很fit,爬山的。在黃龍那裏,山很高,我『行到隻積咁』,上氣接不上下氣。」黃貴權是本港著名攝影家兼香港攝影學會名譽會長,也是余宇康口中的「師兄」。

走到半途,陸醫生似乎想跟余宇康開玩笑,騙他說黃貴權已在山上面等他,著他先上去。到達時余宇康已累得半死,一心想找黃卻看不見,只見陸醫生隨後飛快地跑上來,還對余說﹕「若不告訴你黃醫生在上面,你不會走上來的。」陸醫生看來早就知道余宇康走得氣喘如牛的原因﹕「嗱!你沒做運動,不做運動不行的。」

日日急步行半小時

陸醫生給余宇康的「運動處方」很簡單,就是每天早上返回診所後,在用來替病人作運動心電圖測試的跑步機上急步行半小時,周末則在家中的跑步機上做,路程相當於6公里長,十分見效。原來每次出動拍照,他的相機袋中總要揹著兩個相機機身,四支鏡頭,少說也有六七公斤重的。「自從做運動後,對攝影幫助很大,就算背負著器材,不會怎覺得累。」

余宇康的運動習慣確也堅持到今天,證明「有心唔怕遲」永遠是對的。

■多媒體短片

www.mingpaohealth.com/doctor.htm

拍攝﹕明報多媒體

嘉賓﹕余宇康

文﹕姜素婷

圖﹕陳智良、受訪者提供

編輯:方曉盈

美術:Ying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科技男 的頭像
科技男

科技男

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