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陳梅英/台北報導〕政黨輪替已超過兩年半時間,台灣教授協會昨日發表批判馬英九系列之一的答客問,解構馬英九提出財經政策,基本上是「殖民經濟、財閥治國」。
在殖民經濟上,台教會會長張炎憲說,馬英九上台之後,給人最大的疑慮就是傾中以及台灣主權的喪失。
一中黑洞 讓台灣淪為附庸
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兼任教授王塗發說,馬政府將ECFA當作萬靈丹,然而卻是把台灣鎖定一中市場的黑洞裡,將中國當作宗主國的下場就是台灣淪為中國的附庸,更加速西進。
已退休的台大經濟系教授林向愷則說,「道德勸說」與「尊重市場機制」是馬英九財閥治國的兩大關鍵字。比如說,前一陣子國際原物料上漲引發國內物價蠢動、兩岸航空票價不合理,馬政府都推給公權力無法介入,只能做道德勸說;遇到油價問題,就說尊重市場機制。但是台灣的油品是寡占市場,馬政府上台後實施的浮動油價機制,不透明公開,卻讓中油有太多的獲利空間,於是這個制度實施以來,中油轉虧為盈,台塑石化則年年獲取暴利。
面對財團 公權力自動繳械
林向愷說,台灣公權力只有在面對財閥時才會展現,面板開放登陸與解除N-1登陸限制,大財團登高一呼,立刻有「馬上辦」的效率。馬政府的公權力在面對財團時全都自動繳械,但是也只有在財團前面公權力才會施展,一呼百諾。
台大經濟系教授張清溪則說,雖然看中國經濟成長年年都有八%以上,表現非常亮眼,但中國的成長是以很多東西做為代價,這會造成社會不穩定,比如所得不平均、環境污染、貪污等問題,茉莉花革命構成的要件中國一項也不少,雖然樂觀學者認為,中國的經濟成長會化解這些問題,然而,在台灣八成以上投資集中在中國、出口四成在中國下,稍一不慎,就像日本地震引發海嘯衝擊全球電子業一樣,台灣受到波及將是最為嚴重。
- Mar 20 Sun 2011 05:06
馬上辦 只為財閥服務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