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囡囡9個月大,舌尖經常潰爛,醫生說是飛滋,塗藥膏就好了,但停藥就復發,她是否欠缺維他命?如何斷尾呢?
孩子在口腔的軟組織,如舌頭、口唇內側經常出現紅斑,或俗稱的「生飛滋」,在醫學上稱為復發性口腔潰瘍(recurrent aphthous ulcers),是最常見的一種口腔潰瘍。這大致可分為兩種,第一種屬於小型,通常小於1公分,多於唇或口部黏膜上出現,呈白或淡黃色的小潰炎狀,外圍紅色腫圈,這可能會引起孩子疼痛、不肯進食。
吮不潔手指惹飛滋
「生飛滋」的原因很多,也很難明確追究成因,但推斷可能與口部創傷、感染、遺傳和生活習慣等因素有關。9個月大的孩子,由於行動能力擴大,但卻全無衛生意識,加上好奇心強,喜歡把手指和握住的不同東西都吸吮一番,若手指不乾淨、周遭環境不夠衛生、飲食變化大和口腔不夠清潔的話,便會很容易引發「飛滋」。
家長除了要注意家中環境衛生,最好定時為孩子清潔口腔,例如勤替孩子抹嘴巴和勤換口水肩。家長可以用紗布裹著手指,沾些白開水輕輕放進BB口腔內,貼著牙肉從上至下繞一個圈來抹乾淨;即使口腔有「飛滋」,家長仍須繼續替她抹口腔,確保口腔清潔,以免患上其他口腔毛病。一般來說,大部分此類口腔潰瘍會不治自癒,醫生給予藥膏是紓緩痛楚,減低對孩子進食的影響。
此外,也有部分由病毒或黴菌感染而導致的口腔潰瘍,此時孩子會出現高燒、嘔吐等不安現象,使用適當的藥物可加速痊癒。另外,只要孩子飲食均衡,家長毋須給孩子補充維他命。
以上病情雖說會反覆發作,但經醫治下該明顯好轉。因此,若久治未癒,最好和醫生商討,看看孩子是否出現抗藥情况,抑或是孩子本身的免疫系統出了問題。
資料提供﹕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副教授葉柏強
專家解疑難撰文:姚樂兒
編輯:黃海燕
美術:Ying
- Mar 30 Wed 2011 05:27
育兒百科﹕輕抹口腔 杜絕飛滋 0-1歲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