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綜合報道)

(星島日報報道)香港大學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,憑發光材料研究和太陽能創新技術,奪得被譽為「女性諾貝爾」的「歐萊雅—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」。在香港土生土長的任詠華,在父母和中學老師影響下,自小培養出自律和嚴謹的性格,知道要敬業樂業,終成為傑出科學家。她又認為大學可增加與科研相關的職位,讓科研人員可安心做研究。

  現年四十七歲的任詠華,本月初在法國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,獲頒「歐萊雅—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」,是繼○四年香港科技大學葉玉如教授之後,第二位獲此殊榮的香港女科學家。

  任詠華獲悉得獎後,曾多次公開多謝自己的父母,感激他們給予自己選科的自由,讓她沒有壓力,選讀喜歡的化學系。自言天資並不聰敏的任詠華,在巴黎接受本報專訪時,形容父母培育她的方法「好隨便」,毋須「學咩學物」,父親只是從小灌輸她,身為學生,應做好學生本分,養成她日後做事認真專注的習慣,同時懂得自我分析和反省。

  「他說『你是學生,本分就是要讀好書,其他事可以不用擔心。』而我當時很接受他的思想,所以很專心讀書。」任詠華自言是一個很自律的人,小時候最喜歡「百忍成金」這寓言故事。功課方面,更從來不用父母操心,永遠自動自覺做功課,成績屬於中上。

  「我幾鍾意聽收音機,但返學期間就不會聽,怕夜晚聽得太入迷,唔夠瞓,第二日上堂會心散,所以我只會在暑假聽收音機。」任詠華說她小學時讀書已很認真,連老師也說她too serious(太認真),然而,她仍決定忠於自己。

  任詠華畢業於拔萃女書院,選讀理科,是因為喜歡科學凡事都講證據,符合她理性的性格。在中學時期,有兩人對她影響至深,分別是當時的校長西門氏夫人和教生物科的簡老師,兩人都百分百熱愛工作。「西門氏夫人是真正的教育家,簡老師是好嚴謹的老師,學生上她的生物科前,一定要溫習和留心,因為她會隨時問書,但要求高,學生才有進步。記得她懷孕時也如常教學,甚至加堂補課,好熱愛工作。」

  任詠華憶述,最記得簡老師在預科時,教同學做事要敬業樂業,這也成為她日後的座右銘。「這句說話我一直都記得。喜歡的事就要去做,做得好與壞都不是問題。」決心投身科研事業後,除了敬業樂業的態度像簡老師外,想不到,連懷孕的時候也是同樣的拼搏。「生第二個女的當日,我還在實驗室工作,後來還自己揸車去醫院。」

  當科學家,性格謹慎是必須的,但任詠華的嚴謹程度,有時連她的學生也受不了,覺得任詠華太苛刻,對學生不信任。好像對學生的論文,任詠華會有很多評語和批評,愈重要的研究,她問得愈仔細,「煩到佢口地呢……」說罷她也忍不住笑,然而,她重申,做科研的人必須接受批評。「愈重要的研究,會愈多人試做。錯了的東西出了街,我寧願無出過。」

  得到「世界傑出女科學家成就獎」後,任詠華認為自己仍談不上成功,仍不滿意現在的自己,並認為現在才是一個開始,日後仍要接受批評,客觀地看自己的對錯,才可以有進步。

  對於有志從事科研的學生,任詠華則鼓勵他們,不論男女,都要跟從自己的興趣,別因社會或家庭壓力放棄夢想。她認為培育新一代的科研接班人很重要,否則香港的科研則沒有將來。「應多增加與科研相關的職位,例如Research Scientist,讓科研人員可專心做研究。」她說大學由三年轉四年制,相信會增加人手,但與海外的大學相比,仍有可以增加的空間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科技男 的頭像
科技男

科技男

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