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明報專訊】鈣質是維持骨骼及牙齒健康成長的主要礦物質,保持肌肉及神經的正常運作。人體中99%的鈣質儲存於骨骼裏,餘下約1%則存於血液內。若鈣質攝取量長期未達標準,骨質密度便會大受影響,從而增加日後患上骨質疏鬆症的風險。
一般來說,我們可透過進食奶品類如牛奶、芝士、乳酪及加鈣豆漿、豆腐等,以及深綠色的蔬菜來攝取所需鈣質。以嬰兒為例,每日所需的鈣質為210毫克(mg),若每日喝6瓶、每瓶約6安士的母乳,已攝取足夠鈣質,因1公升母乳含大概350毫克鈣,足夠支持寶寶健康成長。
若寶寶飲用嬰兒配方奶粉,父母也毋須擔心。由於嬰兒在配方奶粉中所吸收的鈣質較母乳低,故生產商調配時會相應提高鈣質的濃度,以確保嬰兒吸收到足夠鈣質。不過若寶寶喝奶後有腹瀉、嘔吐及皮膚出疹等現象,父母應立即帶寶寶求診,因寶寶可能對牛奶產生敏感,或腸胃未能消化乳糖。經確診,醫生或營養師會建議寶寶飲用一些特製的嬰兒配方,例如無敏、低敏及不含乳糖配方之奶粉。
多飲奶品 少掂汽水
鈣質對發育中的兒童非常重要。9歲以後,兒童的鈣質攝取量應增至1300毫克,這時父母可鼓勵孩子每天吃3份高鈣食物或飲品。一份高鈣食物或飲品可以是一杯240毫升的高鈣低脂牛奶、一片28克高鈣低脂芝士、一杯約125毫升低脂乳酪或三分之一塊豆腐。若兒童對乳糖敏感或不能消化乳糖,家長可以一杯240毫升之低乳糖低脂牛奶或高鈣低糖豆漿代替,鈣含量可高達400毫克。
要避免鈣質流失,家長應盡量減少讓兒童喝奶茶、咖啡或汽水等飲品,因它們營養價值較低,而且熱量較高,直接影響兒童胃口。若孩子無偏食或營養不足的問題,家長一般毋須刻意讓孩子吃鈣質補充劑,反之,家長可鼓勵孩子從小培養均衡、健康的飲食習慣,以減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。
養和醫院體格健康檢查部營養師周明欣
- Mar 16 Wed 2011 05:39
家家有營﹕寶寶怎樣補充鈣?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