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綜合報道)

(星島日報報道)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表示,政府已預留一億一千萬元,於小學推行為期三年的課後功課輔導先導計畫,教育局會與大專院校合作,安排修讀教育相關全日制課程的大專學生,每星期兩次到小學為基層小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,有較多學生領取全額綜援或書簿津貼的小學,會獲當局優先考慮。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會支付每小時二百五十元補習費,在扣除一成行政費後,每名參與計畫的大專學生每小時可獲二百二十五元補習費。

  據了解,教育局會優先考慮與香港大學、中文大學、浸會大學、香港教育學院及公開大學各所已開辦教育學位課程的院校合作,初步構思讓各院校與其所屬區域的小學「配對」,但當局日後亦會進一步考慮其他院校、非教育主修的學生。

  政府消息人士指,當局會再與各院校討論計畫,期望七月前獲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撥款,今年九月正式推行。

  課後功課輔導計畫由教育局統籌,將一億一千萬元撥予參與計畫的院校,再支薪給大專生。參考現時提供類似服務的志願機構,支付每小時二百五十元補習費,扣除一成行政費用後,參與課後功課輔導計畫的每名大專生每小時可收取二百二十五元,預計有過萬名小學生受惠。消息人士表示,原則上小學生毋須付費,即使收費亦只會收取象徵式費用。

  政府估計現時約有四千名大專學生可當導師,他們將每星期兩次到小學提供課後功課輔導服務,每次約兩小時,會以小組形式進行。政府消息人士表示,當局希望優先選擇有較多學生領取全額綜援或書簿津貼的小學,加入先導計畫,獲邀參與計畫的小學將挑選有需要的學生接受功課輔導。他又期望各區都有學生受惠,並不會針對個別區域提供服務。

  公大與教院認同計畫可協助來自基層家庭的小學生,同時讓學生在投身教育專業前,獲得更多前線教學經驗。浸大教育學系亦對建議表示歡迎,更指該系一直有安排學生到中小學提供義務服務,如有政府能擴大資助計畫,學生得益更大,浸大又表示會考慮將服務當作為課程的部分學分。

  政府已預留一億一千萬元,於小學推行為期三年的課後功課輔導先導計畫,教育局會與大專院校合作,安排修讀教育相關全日制課程的大專生,每星期兩次到小學為基層小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。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科技男 的頭像
科技男

科技男

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