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綜合報道)
(星島日報報道)隨著國家踏入「十二.五」規劃時期,為鼓勵香港科研人員參與國家科技計畫,配合國家發展,昨日發表的《財政預算案》建議,為國家重點實驗室在香港的十二所夥伴實驗室提供營運資助,每年每所達二百萬元,以協助提升科研能力。擁有四所夥伴實驗室的香港大學歡迎預算案建議,但認為撥款不足以協助實驗室購買設備儀器等,坦言資助「距離理想仍有一段距離」。
現時全國共有二百二十所國家重點實驗室,當中部分實驗室分別與香港的十二所夥伴實驗室合作。該十二所夥伴實驗室由港大、中文大學、科技大學、理工大學及城市大學成立,港大的四所實驗室分別從事新發傳染性疾病、腦與認知科學、合成化學及肝病等研究。中大則佔三所,從事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利用、腫瘤學及農業生物技術等研究。城大與理大各擁兩所實驗室,前者從事海洋污染、毫米波等研究,後者研究超精密加工技術及手性科學。科大佔一所,研究分子神經科學。
預算案建議政府每年向該十二所夥伴實驗室提供營運資助,每年撥款二百萬元供實驗室購買科研儀器或聘請研究人員,為期五年。政府消息人士表示,實驗室使用撥款有一定彈性,但開支必須用於香港,不能用於內地,又表示五年後會重新檢討計畫。
對於預算案建議資助香港的夥伴實驗室,港大表示歡迎,認為是好開始。但港大強調,每一所實驗室都須由強大的科研隊伍作長期的研發工作,並須斥巨資購置設備儀器,所以撥款距離理想仍然有一段距離。
中大則感謝政府為夥伴實驗室提供五年的營運資助,認為香港科學家對國家作出的貢獻得到肯定,表示將以撥款聘請研究人員、購置器材及行政開支等,並讚揚《財政預算案》撥出的營運資助有助促進科研發展。
另外,政府消息人士表示,營運已十年的五十億元創新及科技基金,已使用了基金衍生的五十三億元,現時餘下二十三億元,當局會考慮再注資。(《財政預算案》教育部分報道刊於A8)
- Mar 01 Tue 2011 13:14
國家夥伴實驗室年撥200萬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