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(綜合報道)
(星島日報報道)這書叫《空葫蘆》。《空葫蘆》是甚麼意思?有副題:「中醫心理治療」。這就明白了。這書介紹中國古代中醫心理治療的例子和故事。
《空葫蘆》由邱鴻鐘主編,香港商務出版。邱鴻鐘,現任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、教授、碩士導師。
我們知道中醫醫不少病症會很有效,但對心理病、抑鬱症等似乎沒有甚麼方法,這書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。中醫心理治療原來擁有超過二千年歷史,除了抑鬱症,古籍中還有記載醫治躁狂、幻聽、精神分裂等心理病的案例。《空葫蘆》從歷史中選取約六十個具代表性醫例,講述古代中醫如何醫人們的心理病,有解說,附原文/古文。
一些較有名及較有趣病例有:歐陽修彈琴解憂疾、杜宣杯弓蛇影、張景嶽巧語釋診病、蘇東坡妙治療耳疾……等。就病情類,書中有幻聽、抑鬱症、畏死症、狂癲、氣結、強逼症、嗜香成癖、貪色、幻覺、悲思成疾、驚嚇、失眠、喉有聲、奇夢、疑蟲症等等多類。
《空葫蘆》能從中國歷來史料中找到心理治療病例一批,角度與意識皆出色,所找的病例亦有趣味,可讀性高。
書按歷史時期來劃分,如先秦至隋唐為一章,宋至元朝為一章,明代、清代為一章。這樣劃分有其好處,不過對一般大眾來說,可能按病情類來分會更有趣味和更易入手。
但中醫醫心理病在現代社會仍需更多的研究與實證,這有待中醫界努力。
flc333@yahoo.com.hk
(此君曰 馮禮慈)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