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綜合報道)

(星島日報報道)香港現代史是走國際化的路之史。重溫這段歷史,研究前人足迹,才不會迷失方向。國際化是港人在前所未見的困局中摸索出來的生路,是香港的最重要發明。困局起於內地的變化,令香港人口突然多出四倍。二戰結束的一九四五年,香港人口六十萬,一九五○年突破二百二十萬,不久轉口港角色又因韓戰而失,香港點存活?上世紀五十年代可說是香港史的最困難時期。到一九五八年大約摸出一點眉目:要活就只能走出鯉魚門!



  政府統計,一九五八年香港出口貨值三十二億港元,《華爾街日報》則說此年香港本地工業出口總值八千萬美元。今天回顧是微不足道,但重要意義是終於找到存活之路:參加國際經濟分工,為全球人士加工,儘管加工費微薄,總算掙到活命錢。說也奇怪,二十年後內地也發現同樣的路,從此救活上十億人,可說靠的是香港這盞明燈。



  之後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便是香港工業化史:至一九七八年香港總出口五百四十億元,製造業工人八十萬。但成功也帶來困難,因為人工已加了許多倍,社會富裕也難容污染,香港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尾徬徨了幾年,到政府於一九八一年取消難民「抵壘政策」,從此勞工將短缺,香港終下決心走全新國際化道路:中小企業將工序搬上內地,大企業走向歐美,爭做世界級公司。



  這條新路三十年走下來,走出當年難以想像的成功局面。只舉一例便知港人「財路在外」的成功秘密:長和系全球員工二十八萬,香港員工不足一成,分布六十餘國二十六萬,比政府公務員還多十萬。可以肯定,這路內地也會學著走。



  (乘風遊 劉創楚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