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中央社台北9日電)網路書店擠壓實體書店生存空間,上海的書店一間間吹起熄燈號。不過,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副局長闞寧輝今天在記者會上透露,上海將在5年內建立兩個地標性大型書城。

新書城將集文化、閱讀、展示、娛樂、休閑、生活、商業於一體,面積在2萬平方公尺 (約6000坪)以上。

中新社報導,才過了一個寒假,上海復旦大學周圍就消失3家書店。「文科類的書不好賣,我們要換地方去專門賣財經類的教材了」,位於復旦大學研究生宿舍區內的最後一家人文書店老闆說。

由於電子書普及和網路書店折扣競爭,實體書店近年節節敗退。2007年貝塔斯曼連鎖書店敗走中國;次年,上海第3大書店龍強書城宣布歇業;2010年上海季風書店徐家匯店閉門謝客;2011年新年才開始,上海的第2大書城博庫書城也出現在上海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「第10批擬認定特殊困難企業」名單上。

而最近公布的上海出版業第12個5年規劃(簡稱十二五規劃)綱要中,建立新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為重要一環。

闞寧輝表示,書店不僅是單純購買圖書的場所,更是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間。上海作為國際大都市,應有1個老少咸宜的文化空間,否則國際大都市就無從談起。

對於興建大型書城,有上海民眾持不同看法,認為上海更需要的也許是閱讀氛圍。上海復旦大學後門一家書店老闆說,現在只有教學輔導書和經管類書籍比較賣得動。

上海首家咖啡館書店經營者爾冬強說,有一個大型的文化空間固然好,讓更多愛書人有了去處,也給簽售、文化講座提供了機會,但更希望書店能遍布在上海的各個尋常巷弄,讓讀書成為上海人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
爾冬強認為,閱讀習慣在變,實體書店受影響是必然的。不過,閱讀更多是一種生活態度,在他的書店裡,隨處能看到手拿iPad看書的青年男女,感受書店的氛圍。1000309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科技男 的頭像
    科技男

    科技男

    科技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